第(2/3)页 这里,夜间同样灯火通明。 “沈兄,在这里。” 谢昀压低声音,招呼着。 沈砚之走至谢昀身旁,谢昀将一本书递了过去:“那,《蒸汽机概述》。咱们在大同遇到的那位张不二,便让咱们在科举之前看看蒸汽机、兵、农学问。你先看这本,我去找下农学,若是有土豆、番薯的介绍,再好不过。” 沈砚之接过书,展开看去,凝眸道:“梅殷抄本?” 这书并非雕版印刷,而是手抄本,展开看去,字迹工整,不见涂鸦贴改,可见其认真。 梅殷,这不是驸马都尉吗? 沈砚之看向书架,拿起另外几本《蒸汽机概述》看去,见有秦冶抄本,丁山鲁抄本,还有一本,竟是宁国抄本。仔细对比,每一本书《蒸汽机概述》内容大致相同,不同的是每个抄本里的旁注数量,以宁国抄本旁注为最多。 找了下,沈砚之还发现了《蒸汽机概述》的雕版书。 雕版与手抄本并存,这让沈砚之很不理解,眼见一个格物学院的弟子走来,沈砚之便询问道:“这位兄台,敢问这图书馆中,既有雕版,为何还会有抄本?” 雕版之后,想印多少就印多少,版不好雕,印少了也不合适,索性印个一两百本,摆明了不是挺好,干嘛还费人力去写抄本? 格物学院的弟子很有礼貌,回道:“你有所不知,每一年寒暑假,格物学院所留课业并不多,但会发放下一学期的课业书籍,想自己抄一份,就自己抄一份,不想抄也没谁追问。” “手抄本写得好的,且课业优秀的,先生便会遴选两份手抄本,永久收藏在图书馆里,以示嘉奖鼓励。你看不看商学院的书,看的话,可以去看看一个叫张游至的手抄本。” “敢问兄台是?” “在下张游至。” 沈砚之哦了声,拿过宁国抄:“听说宁国公主在蒸汽机上造诣颇深,便看她的了。张兄可参加今年春闱?” 张游至摇了摇头:“我不急,再等几年也不迟。” 第(2/3)页